今晚央视开播!39集谍战剧来袭,演员阵容强悍,有望再掀收视狂潮
近一段时间国产剧市场上虽然新剧不段,但真正能够入观众法眼的口碑佳作却少之又少,不管是都市剧《欢乐家长群2》,还是谍战剧《守护者们》反响都一般般,追剧的爽感是有了,但经不起观众仔细研究。
近一段时间国产剧市场上虽然新剧不段,但真正能够入观众法眼的口碑佳作却少之又少,不管是都市剧《欢乐家长群2》,还是谍战剧《守护者们》反响都一般般,追剧的爽感是有了,但经不起观众仔细研究。
当多数谍战剧仍困在冷硬灰暗的叙事窠臼中,《守护者们》以 “身份错位” 的荒诞设定撕开类型壁垒。龙套演员丁一意外成为盲眼密码专家的替身,这种 “冒牌者潜入敌营” 的开局自带轻喜基因 —— 偷看美食差点露馅的窘迫、用剧团演技硬撑专家身份的慌乱,让紧张的谍战节奏多了
地下潜伏工作本是“刀尖上跳舞”,需以极致隐忍与缜密筹谋藏于暗处,而《风筝》却用郑耀先“跋扈专横”的人设,撕裂了谍战剧最核心的真实感——作为潜伏在军统核心的高级特工,他敢当众顶撞顶头上司毛人凤,树敌无数却能安然立足,这种与“等级森严、人人自危”的军统生态完全相悖
原本要回上海的朱枫在得知吴石原来的交通员牺牲、组织上需要派新的交通员去台湾时,也毅然放弃了阖家团圆的机会,只身去了台湾。吴石、朱枫密切合作,送出了多份重要情报。
1949年4月,南京刚破,福州绥署副主任吴石把国民党318师布防图塞进旗袍盘扣,五天后该师阵前倒戈;1950年6月10日,台北马场町,他因叛徒出卖被枪决,子弹穿过眉心,手里还攥着没发出去的舟山潮汐表。
你刷到这条,八成和我一样,被预告里那件“民国第一军装”帅得走不动路——对,肖战在《谍报上不封顶》里抬头那一秒,眼神就能把人钉屏幕里。
“2.89%”这个数字蹦出来的时候,央视八套的老编辑在茶水间里愣了半秒——近三年,谍战剧能破2%就算烧高香,这回直接掀了天花板。
“卖房换情报”这五个字,当年听着像段子,现在回头看,比热搜还扎心。
吴石这样做(1-10集),暴露是早晚的事儿,国防部,军统都在盯着他,都在等着抓他的把柄,而他不顾这些,屡次冒险,不断涉足危险区域,还在敌人的眼皮底下交换情报,而且他的每一步行动,都被国民党特务谷正文猜的准准的,每一次任务,军统都做了细致的防范。
最近不管是刷手机看新闻,还是跟老伙计们聊天,十有八九都会提到《沉默的荣耀》这部谍战剧,热度真是高得离谱。不少人一开始觉得,这就是部老演员多的正剧,说不定没什么看头,可真点开看了就挪不开眼——剧情里的小细节做得特别到位,演员们的表现也个个出彩,完全超出预期。
这两年想看部像样的谍战剧,有点难。就在大家对谍战剧失望的时候,湖南卫视悄悄播了一部《群星闪耀时》,结果直接炸了——才更4集,就把收视率第一的位置稳稳攥在手里!更绝的是,这部剧一开始还被好多人吐槽“青年演员太多,肯定好不了”,结果开播没几天,当初吐槽的人全改口说
茶烟缓缓地浮起,吴石由和伟饰演)双手轻轻地捧起茶盏,指节轻轻地叩着瓷沿,那声音低得,几乎难以听见——然而却仿佛将瓷杯里暗藏着的刀锋给弹拨了出来。
从《大决战》到《三体》,从《理想之城》到《坚如磐石》,再到今年的《城中之城》《西北岁月》《我是刑警》……这位“叔圈顶流”简直成了荧屏劳模,演技派形象深入人心。
你点开这部剧,八成是被“台北西门町”四个字勾住——1949年的霓虹招牌、日式木屋、闽南语叫卖,一秒把人拖进海峡对岸的暗巷。
开播两天,这剧就在同时段拿了全国收视第一。数据端上去之后,讨论也跟着热了起来:口碑、观众反应、演员表演,都被翻出来细看。我追了前六集,可以直接说一句——这回没翻车。 这回没翻车。
谍战剧再这么拍,观众真的要跑光了——昨晚央视八套重播《前夜》,居然还能挤进同时段前三,弹幕里一水儿“比新剧好看”。
这部剧可不简单,开播即爆,首播两集收视率数据均破2,在近期的国剧中都堪称现象级。
不仅诞生一大批深入人心的经典佳作,更在观众心中占据着不可替代的位置。
今天就来说说这部2014年播出的35集谍战剧《兵变1929》,当时没有在央视播出,仅在北京频道播出。
怎么说呢,和经典老剧一点可比性都没有,甚至有些连观众们的眼都入不了。面对这样的情况,不少观众都直呼失望。